一、指导思想
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进一步以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精神为要求,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,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“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”主题活动,以“四好少年”为标准,争当城市小主人,争做“美德少年”。通过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,由爱父母、爱师长、爱同学推及爱邻居、爱家乡、爱祖国,熟知道德要求,打牢道德基础,实现道德养成的知行统一,培育良好行为习惯。
二、活动内容
1.“优秀童谣”评选活动。开展“优秀童谣”网上评选活动,各单位宣传、推广、传唱评选出的“优秀童谣”。各单位要充分发挥“优秀童谣”愉悦身心、净化心灵、启迪心智的作用,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“优秀童谣”,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广为传唱,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,使学生在传唱“优秀童谣”中陶冶情操,快乐成长,做有道德的人。
2.“美德少年”评选活动。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以信守家庭美德,恪守学生道德,遵守社会公德为内容的各项争做“美德少年”活动,各单位按要求推选出一批“美德少年”。通过“美德少年‘的评选表彰活动,树立未成年人身边的典型形象,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学生,用身边的榜样打动学生,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,从自我做起,用行动关爱社会,校园,他人,做一个有道德的人。
3.“文明导行”活动。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之中,争做文明小典范,做到文明在口中,文明在手上,文明在脚下,用自己文明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一群人。争当文明小使者,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身边的人有不文明的言行,能及时劝导,并帮助规范改正。
4.“中华经典诵读”活动。“中华经典诵读”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,了解祖国优秀文化,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。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,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,利用板报、宣传栏、主题班会、网络等阵地,开展形式多样,适合中小学生的诵读活动。有条件的学校要编辑出“中华经典诵读”校本教材,开设校本课程。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,营造和谐的、人文的校园文化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,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、自信自强的人格、和善诚信的品质。
5.“道德规范养成”教育活动。各学校要在已有的“道德规范养成”教育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,探索提炼适合时代要求的学生道德规范,设计丰富多彩的、学生欢迎的道德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发展,得到锻炼、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。
三、活动要求
1.高度重视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在未成年人中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主要意义,把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,作为学校重点工作,切实加强领导,并建立长效机制,长期坚持领导,长期坚持开展主题活动。
2.精心设计。各单位在设计活动时,需坚持贴近未成年人实际,遵循“简单易行、切实可行、就近就便、力所能及”原则,做到形式新颖、情趣健康、氛围轻松,吸引广大中小学生自觉参与,使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,在活动中得到体验,从而提高素质,健康成长。
3.做好总结。各单位在深入开展“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”主题实践活动的基础上,及时发现总结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,评选表彰好人好事,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年级和班级应及时总结表彰。
4.加强宣传。各单位要积极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,把好的做法、有特色的工作及时总结,向有关新闻媒体踊跃投稿,扩大社会影响力。
四、表彰与奖励
活动除各项子活动的单项奖外,还将设置优秀实践奖、优秀成果奖、优秀组织奖等各3名(学校奖项)。
五、上报材料
材料内容:(1)各项子活动计划和方案。(2)活动过程记录图片和相关材料。(3)活动评比结果。(4)活动总结。
广陵区教育局
广陵区少工委
2009年12月26日
|